据了解,铝卷厂家在生产铝卷时,偶尔出现铝卷表面有气泡的现象,所谓气泡是铝坯料经过冷轧以后铝卷的表面有大小不一、不规律或是弥散性气泡状的辊印,在铝卷的表面形成一个个泡状或是针点状凸起,这些小气泡肉眼不易于发现,会严重的影响产品质量与生产。
对此,有厂家技术人员从与铝卷接触的各环节进行査找,包括轧制油、吹扫系统、铝卷坯料等方面。经过轧制油的检测、坯料高温退火的试验、吹扫系统清洁性的检测,同时进行换辊轧制多次的试验,观察铝卷表面,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具体如下:
一、轧制油:
考虑轧制油油膜强度不够或清洁度不好,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添加剂的用量,并且委外检测油样,主要检测项是油膜强度与清洁度。
二、坯料:
分析材料本身可能在铸造时含气,轧制后造成铝卷表面质量缺陷,对坯料进行了高温退火试验或是换外购其它铝卷厂家铝卷试轧。分别取不同厚度0.2、0.5、0.4mm,不同牌号3003、10605182合金表面有点状气泡的试样,做好标记后放入马弗炉进行高温退火,取出后观察未发现条状气泡,因此该缺陷和材料自身无关。
三、换辊操作:
换个新辊会使大面积或是较大的气泡产生的质量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无规律性、弥散性类的针点状气泡仍未消去。在替换一新支撑辊的前提下替换工作辊,发现铝卷的表面有时没有任一缺陷,但多数情况下呈现弥散性的“气泡”缺陷。调查各项操作程序以后,把操作步骤的顺序进行了微调,保持了轧辊的表面用轧制油冲洗干净以后再靠辊。此项调整后,试轧多批次铝卷未发现“气泡缺陷。
结论:
针对生产过程中铝卷表面出现的“气泡”缺陷,铝卷厂家从轧辊、轧制油、坯料、吹扫系统以及换辊的操作程序等方面查找原因。经检测分析得出:
(1)外来的异物进入到轧辊表面构成辊面硌损而引起;
(2)大面积的有规律的“气泡”多是因轧辊疲劳构成,需根据情况及时磨削;
(3)换辊操作不正确是构成无规律弥散性的小气泡缺陷之主要原因。上述通过对冷轧生产环节的各因素分析,通过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改进并解决了“气泡”质量缺陷,对生产品质越高的铝卷产品具有指导意义。
上一条: 纯铝板气泡问题的解决方案
下一条: 某站房工程中铝镁锰铝板应用的成果分析